医生,一个在世人眼里头顶光环的职业,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诚守护者始终是我们的目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坚守如一的理念,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真正尊重生命的尊严。
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平均到医疗机构就诊约6次,面对每一位患者的就医问诊,面临每一种疑难杂症的研究治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始终在叩问着我们的从医初心。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眼科医生陶勇曾经说过一句话:医学是理想的,医疗是的骨感的,那么这种所谓医疗的骨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才能赋予这种“骨感”一种有温度的,有血有肉的美,是作为一名医生在你研究专业技术的同时所要认真思考的。。。其实对于我们医者来说。。。
有温度的医疗首先就是技术。不断追求专业技术的精湛来切切实实的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这是作为以一名医生的根本所在,无论是把“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当作唯一目标的丁仁毓,“一辈子研究透一个病”的许润三,还是长期坚守疟疾防治一线,成功见证中国“消除疟疾”的高琪,无一不对医术追求精益求精,对生命的敬畏尊重,深刻诠释着“大医精诚”,他们都是广施博爱,专攻术业,长怀怜悯的广大医生的缩影,随时随地用无影灯下的全身贯注,处方笺上的殚精竭虑,在夜以继日的护佑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
有温度的医疗是善意的沟通。何以为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聪明达理”“廉洁淳良”这是对一名医者,也可以说是对一个人基本的要求。我在日常工作中跟患者沟通经常用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也做过患者,我也当过患者家属。。。”
我相信这样的一句话说出来,你就有效的表达了一个同理共情,换位思考的心态,那么我相信你接下来的沟通一定就是有温度的沟通。我很喜欢一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一个有温度的人是随时会与他人同欢喜,共欢欣的,其实沟通,能够带给人有温度,有血有肉的沟通绝对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软实力,那么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医院能够给我们机会来表达自己,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是想让我们炼就它成为我们作为每一位二院人的硬功夫。
有温度的医疗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我的身边,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我们的医疗和护理工作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遇到了来自病患很多的不理解,作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的护士天使们,她们每天和病患朝夕相处,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关怀,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冲锋在前,一次次的化解了潜在的矛盾和危机,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各地纷纷被疫情再次席卷,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作为一名医者我也有机会为朝阳的抗疫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在支援黄码医院期间,在身边的如亲人一般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大家把近乎废弃的产房重新清理和规划,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保证了新冠高危母婴的安全,多年后回想起来那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时光。我也亲眼见证了身边的同事们是怎样的义无反顾,枕戈待旦,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把患者的需要当成召唤,把救治的责任视作使命,尽心尽力护苍生无恙,保国家安康。
很喜欢冰心先生的一段话,每次想起,都是一种感动,她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使得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鲜花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而作为医者,让病患感受到的温暖仅靠医学技术是远远做不到的,还需要他们得到医者精神上的回应,感受到在疾病旅程中有我们的真诚相伴,这才是我们倾其一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我相信这世间的温暖都是被孕育出来的,它是建立在被爱,柔软,赤诚,善良的基础上,它是通过我们日常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小医生治的是人的病,大医生治的是病的人,作为医者我们要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作为一名杏林中人,愿你我心中有温度,乐观纯净,内心柔软,胸中有气度,海纳百川,宽宏大量,行为有风度,有礼有节,从容自若,日出有盼,日落有念,心有所期,忙而不茫,愿你我善良有尺,温柔。
作者简介:刘爽,朝阳市第二医院妇科病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朝阳市第二医院“做有温度的医者”演讲比赛一等奖。